6月24日,位于中山火炬高新区民众街道深中合作创新区内的朗斯时代中心,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番中公路旁,朗斯时代中心一幢长约300米的现代化工业厂房颇为气派。这里拟建设朗斯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暨西门子数字化赋能中心,着力打造一座集现代化办公、数字化生产、沉浸式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6月27日,得知“深中通道6月30日上午举行通车仪式,下午3时通车试运营”的消息后,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斌昌激动地说:“我们的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借力深中通道,可以更好地用好深圳的研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 与深相“链”加速产业协同 朗斯时代中心是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扩产项目,也是中山智造转型的标杆项目。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创新资源集聚,将为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朗斯家居提供更多创新合作的机会。中山谋划102平方公里打造的深中合作创新区,划定了起步区和示范区一期、二期范围,拟规划面积均超万亩,为承接深圳产业做好了准备,为深圳产业链延伸布局提供了广阔的产业空间。如今,朗斯时代中心所处的深中合作创新区可谓“一天一个样”。 民众街道智能终端产业园西片区位于深中合作创新区西南部,作为创新区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先行区,整体发展以“智造引擎,品质园区”为目标,力争打造成为深中创新产业门户区、光电智造引领区、成长企业集聚区、品质城市样板区。中山火炬民众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进介绍,目前,该片区大部分地块已启动建设,比亚迪、彩迅等深圳重点项目完成落地投产,东方龙大、台光电子、朗斯、诚亿、特普、力科、金玛、德友鑫等多家优质企业已经陆续进驻片区开展建设。此外,还有多家意向企业等待落户片区。未来,该片区将立足深中合作创新区“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及极具特色的岭南水乡”的规划布局,聚焦产业园区配套服务,通过建设包括产业园区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及其配套设施,提供高效优质的生产生活服务,致力于承接深圳乃至大湾区的产业辐射。 近年来中山市已成功吸引了一批深圳企业落地,并带来“链主+上下游”的发展新模式。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将给中山带来更深更广的产业协同。 “在深圳租用的厂房今年7月份到期,我们工厂整体搬迁来中山,同时还计划在同一个工业园内引入上下游企业。”近日,深圳市三一模具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负责人向文锋说,打拼这么多年,终于在中山拥了属于自己的工业园。 20世纪90年代,向文锋在深圳打工,学习模具,从学徒做起,后来自己创业。在深圳租用的锌铁棚厂房,一租就是十余年,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向文锋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厂房。在深中通道的利好下,两年前他来到与深圳“一桥之隔”的中山考察,并决定投资。“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两地没有距离感,我相信在深圳还有一批类似我们这样的企业会选择在中山加快二次创业”。向文锋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已落地中山的多个深圳项目,均具有这种“共性”,即在中山建立自己的工业园,除了实现自身企业的发展壮大,还将吸引深圳上下游配套企业入园,与中山在产业协同,强链补链延链上开拓新空间。 在深中合作创新区,一幢标有“彩迅工业园”字样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特别引人注目。彩迅集团在深圳发展壮大,产品销售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名列国内十大彩电出口商之一。2020年,彩迅集团成立彩迅工业(中山)有限公司,同年彩迅中山科技园正式动工。彩迅工业(中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健说,深中通道通车后,更利于两地人员流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目前,彩迅工业园已吸引了十余家大湾区上下游企业进驻。 今年以来,中山在全面对接深圳市“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个未来产业”上下足功夫。聚焦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深中合力吸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落地。 “深圳销售+中山研发生产”实现共赢 深圳在贸易、物流、市场、创新等方面有领先优势,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深圳丰富的销售网络,有利于中山产品的推广和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寸土寸金的深圳,也为中山特色食品产业提供“深圳销售+中山研发生产”的可能。 中山华煜远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初进驻中山火炬高新区01共创孵化器。公司致力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的开发和应用、光固化3D打印机的研发与生产及销售,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早在三年前就尝试‘火炬研发生产+深圳销售运营’模式,深中通道通车后,从深圳来中山火炬高新区只要半个多小时车程,对我们这种模式更加有利。”中山华煜远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游表示,把两地优势互补起来,有助于提高企业从研发到制造整个链条的竞争力。 作为人口特大城市,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将为中山特色农产品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 在民众街道沙仔工业园,“5G智慧肉类冷链集配加工中心”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中。目前项目三幢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90%,预计2024年8月完成项目土建,大型设备安装工程陆续推进,预计12月份前完成。 在广东民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佩怡看来,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两地的物流效率明显提高。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更新鲜、更高品质的肉类产品,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高标准要求。同时,高效的供应链也将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圳主要以高精尖的科技产业为主,这为中山传统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的机会。”何佩怡表示,要和创业伙伴们紧抓“大桥时代”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推动“5G智慧肉类冷链集配加工中心”项目从单一的肉类屠宰作坊成长为肉类机械装备和系统输出方,成长为综合性的农业、食品工业、科技、文旅为一体的企业。 深中通道对位于翠亨新区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的中山市嘉都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来说,好比是一条“保鲜之桥”。作为翠亨新区生鲜豆制品生产企业,嘉都食品已提前规划,在深中通道动工当年——2016年,便在华南现代中医药城自购土地,建设自己的食品工业园,现已开设五大品类8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配套冷链仓储物流系统,做好承接深圳消费市场的准备。 深圳作为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科技创新优势、经济政策优势,将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向中山深度延展。中山市嘉都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轶群认为,深中通道通车后必将带动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效应,中山本土市场的豆制品需求将会增多。 刘轶群说,生鲜豆制品,对配送的时效和便捷性要求很高。两年前,嘉都食品已接触到一些深圳的餐饮配送、生鲜连锁、大型企业等行业客户,均因单点配送时间太长,又不具备开通综合配送线路的条件,所以一直未能开展合作。目前,嘉都食品已与多个深圳客户完成前期洽谈,正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样品等,将通过深中通道通达深圳市场。刘轶群表示,嘉都食品也将根据深圳的市场特性,制订产品研发计划及销售计划。 不只是商机,更多的是创新理念 “深中通道通车后,于翠亨新区而言,深圳近在咫尺。深圳带给中山的不只是商机,更多的是创新理念。”中山翠亨建汇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宝威告诉记者,作为翠亨新区的重要产业平台——中山生命科学园的运营方,始终抱着向深圳学习的心态,做好服务工作。 在汪宝威看来,深中通道开通后,翠亨集团及所属高端产业载体——中山生命科学园、翠亨国际科创中心、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等的地理位置、空间、成本优势凸现,有利于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招大商、招好商。同时,围绕翠亨新区“4+X”产业体系,深度对接深圳产业链接、科创以及人才资源等资源。今年以来,中山翠亨建汇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与深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湾实验室、深圳科技园等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可合作项目等事宜,推动两地生物医药前沿领域更深层次合作。 汪宝威透露,在产业合作方面,他们将与深圳开展项目常态化协作,探索研发总部在深圳,规模化大生产在中山的模式。同时还与深圳市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拟在中山生命科学园落地量子点技术检测试剂相关产品生产基地。 深圳周末出游热,有望给中山农文旅带来新机遇。何佩怡认为,中山要接得住深圳周末游,就不仅仅要发挥好深圳通道带来的“近”优势,更重要的是注重创新,在“好”上做文章,做到“近且好”。南朗街道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介绍,今年之内将新增两间高端民宿,为大城市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的话,崖口就不只是一个卖风景的地方,我们还卖文化,全面提升饮食文化水平。” “深圳游客增多之后,必然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谭锦鹍说,随着深中通道通车,深圳给崖口带来的东西有很多。像深圳的消费观念比较新,这就促使崖口必然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配套服务。 在谭锦鹍看来,深圳带给中山的显然不只是流量,更多的是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为此,崖口村在升级硬件建设的同时,还针对当前农村一级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质量等进行全面升级。 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还将带给中山年轻人更多创业的机会。在南朗街道左步村乡兴小馆负责人孙国松看来,左步村的旅游资源一直保持着原生态,这是游客最看中的“密码”。同时,在名人文化的加持下,深中通道通车后,游客涌入左步村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波‘流量’是我非常看中的,这就是创业机遇。”孙国松说。 专家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 “深圳研发+中山制造”是一条光明大道 深圳有很好的研发能力,拥有不少国家级实验室和创新型平台,拥有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等完整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深圳研发+中山制造”是一条光明大道。中山如果能和深圳进一步融合发展,有大踏步的发展前景。依托深圳的前端研发、设计,中山做好生产、储存、物流和品牌形象的包装,同时,对人才要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融合深圳更多的高端科技研发人才、金融服务人才为中山创造价值。另外,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深圳和中山同样有很大的合作机会。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可以为中山文旅、文创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管理经验、人才,发展模式,甚至是资金和消费人群等。 深圳中观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应用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薛占栋: 差异化发展是深中融合的有效路径 深圳前海的主导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是最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山不妨聚焦这两个方向作为产业对接方向,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集群,在共性技术平台、产业转移平台、产业服务平台等方面发力。同时,在专业服务方面,建立政策直通服务机制,加快与前海的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的对接,以助推产业发展。 深圳在基础研究方面优势明显,而这个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科学装置,高端人才。中山可以用好深圳的研发成果,在工艺改进、制程再造、中试小试等环节深耕细作,和深圳形成“研发—产业化”的闭环,进行有序分工,差异化发展。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 在便捷的交流中找到更多商机 深圳是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与中山的交流更加频繁,人员流动可以更好地带动项目和人流,以及促进消费市场发展。 大平台的打造,关键在引流,包括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最重要便是人流。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要打造好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提供“类深圳”的营商环境。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深港澳科技联盟(深圳)委员夏永红: 商文旅融合带来的消费市场不可小觑 深圳的人才政策,精准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专项中,这个做法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中山不妨结合产业特点和城市优势,聚焦重点发力方向,把更多的资金、资源投入到关键的赛道上,把产业做大做强,强化优势,以此塑造新的优势。另外,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商文旅融合带来的消费市场不可小觑。 |